琉璃瓦的發展歷史
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是中國傳統的建筑物件,通常施以金黃、翠綠、碧藍等彩色鉛釉,因材料堅固、色彩鮮艷、釉色光潤,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驕子。我國早在 南北朝時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為裝飾物,到元代時皇宮建筑大規模使用琉璃 瓦,明代+三陵與九龍壁都是琉璃瓦建筑史上的杰作。
琉璃瓦經過歷代發展,已形成品種豐富、型制講究、裝配性強的系列產品,常用 的普通瓦件有:筒瓦、板瓦、句頭瓦、滴水瓦、羅鍋瓦、折腰瓦、走獸、角、正吻、 合角吻、垂獸、錢獸、寶頂等等。從傳統琉璃瓦演變發展而來的西式琉璃瓦最先在曰本 和西班牙、意大利等歐洲一些國家得到應用,它將筒瓦、板瓦型制合二為一,結構合 理,掛裝簡便,有效覆蓋面積大,屋頂承重小。釉色豐富達百種以上,同時,它沒有鉛 釉瓦釉面反鉛影響裝飾效果的現象。因此,琉璃瓦在現代建筑上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。